专利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换相开关结构,涉及低压电气技术领域,缓解了换相开关可能出现短路风险及调节负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所述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
公开号:CN214337573U
申请号:CN202022891119.6U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魏贞祥;杨福荣;潘新华;翟淑慧;闫凤琴;崔中华
申请人:Beijing Br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oukou Co ltd;Beijing Br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PC主号:H02J3-26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相开关结构。
[n0002] 目前,配电变压器多为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中有换相开关,通过调节换相开关可以调节三相不平衡,在现有技术中,换相开关包括采用晶闸管和接触器继电器等配合实现自然换相,或者采用机械开关换相。
[n0003] 现有的换相开关,采用晶闸管和接触器继电器等配合实现自然换相,需要合适的导通角控制,导通角根据负荷情况计算,但负荷是随时变化的,按照计算的导通角控制时,负荷突然变化时,会导致自然换相失败甚至引起短路,继电器及接触器等也没有机械联锁,一旦由于设备损坏或电磁干扰出现误动作,也会引起短路,因此尽管电路连续但可靠性不高。
[n0004] 采用机械开关换相的,也是以单相负荷选择三相接入端为主,即单相负荷可以选择A、B、C,当需要的换相的负荷较多时,一是增加开关的负载能力。二是增加安装换相开关的数量。一个开关上实现三组换相的开关,三组开关联动,仅能实现固定换相顺序。
[n0005] 而且换相开关多是采集换相负载附近的负荷情况判断换相逻辑。这样要求整个配电台区处处都实现平衡,整个台区三相才能平衡,成本偏高。
[n0006]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相开关结构,以缓解换相开关可能出现短路风险及调节负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n0007]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相开关结构,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主控制器及多个换相开关,其中,每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包括静端及动端;
[n0008] 第一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
[n0009] 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所述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10]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
[n0011]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每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包括两个静端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动端。
[n0012]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负荷火线是所述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在每个所述换相开关的所述出线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
[n0013]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三个所述换相开关之间不联动。
[n0014]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三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分别由二个真空管组成,二个所述真空管之间联动。
[n0015]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永磁机构电磁铁、传动杆、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其中,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与所述传动杆进行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进行连接;
[n0016] 当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运动时,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带动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向一个真空管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所述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合闸,在所述真空管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分闸。
[n0017]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弹性件,每个所述真空管均与一个所述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靠近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的方向。
[n0018]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LORA模块,所述主控制器通过LORA模块接收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三组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19]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进线端N;
[n0020] 三组单相的负荷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二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三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一负荷火线选择A相或B相,所述第二负荷火线选择B相或C相,所述第三负荷火线选择C相或A相。
[n0021]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进线端A相、所述进线端B相、所述进线端C相与所述进线端N之间进行电压检测。
[n0022]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相开关结构,包括永磁机构电磁铁、传动杆、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其中,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与所述传动杆进行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进行连接;
[n0023] 当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运动时,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带动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向一个真空管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所述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合闸,在所述真空管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分闸。
[n0024] 本申请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n002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相开关结构,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主控制器及多个换相开关,其中,每个换相开关均包括静端及动端;第一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负荷电流的信息;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本方案中,换相开关控制器可以检测多个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并将负荷电流的信息发送向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及时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若确定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由于可以同时对多个换相开关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且换相开关能自由选择与连接的二个相线中的任一个进行连接,所以,在需换相的负荷过多的情况下,可以高效的对电荷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缓解了换相开关可能出现短路风险及调节负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n0026]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n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8]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32]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n0033]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n0034]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n0035] 目前,配电变压器多为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中有换相开关,通过调节换相开关可以调节三相不平衡,在现有技术中,换相开关包括采用晶闸管和接触器继电器等配合实现自然换相,或者采用机械开关换相。
[n0036] 现有的换相开关,采用晶闸管和接触器继电器等配合实现自然换相,需要合适的导通角控制,导通角根据负荷情况计算,但负荷是随时变化的,按照计算的导通角控制时,负荷突然变化时,会导致自然换相失败甚至引起短路,继电器及接触器等也没有机械联锁,一旦由于设备损坏或电磁干扰出现误动作,也会引起短路,因此尽管电路连续但可靠性不高。
[n0037] 采用机械开关换相的,也是以单相负荷选择三相接入端为主,即单相负荷可以选择A、B、C,当需要的换相的负荷较多时,一是增加开关的负载能力。二是增加安装换相开关的数量。一个开关上实现三组换相的开关,三组开关联动,仅能实现固定换相顺序。
[n0038] 而且换相开关多是采集换相负载附近的负荷情况判断换相逻辑。这样要求整个配电台区处处都实现平衡,整个台区三相才能平衡,成本偏高。
[n0039]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相开关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缓解换相开关可能出现短路风险及调节负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n004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n004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相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1、主控制器2及多个换相开关,其中,每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包括静端及动端;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
[n0042] 第一换相开关K1的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L1连接;第二换相开关K2的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L2连接;第三换相开关K3的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L3连接;
[n0043] 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构包括低压三相四线,其中,三相四线是指:3条火线和1条零线,具体的,3条火线通常是指A相、B相和C相,1条零线指N线,A相是黄色线,B相是绿色线,C相是红色线,N线是淡蓝色线,并且,低压三相四线是三个换相开关的接入端。
[n0044] 第一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所以,第一负荷可以自由选择接入进线端A相或进线端B相;第二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所以,第二负荷可以自由选择接入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第三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所以,第三负荷可以自由选择接入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
[n0045] 换相开关控制器1用于对通过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46] 需要说明的是,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第一换相开关的第一负荷火线、第二换相开关的第二负荷火线及第三换相开关的第三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与三个换相开关分别对应的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47] 主控制器2用于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
[n0048]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如果需要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则会根据负荷电流的信息生成对三个换相开关的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换相开关控制器,进而,控制换相开关控制器根据指令对三个换相开关进行换相。当换向开关控制器完成换相后,会将换相后的结果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器,从而让主控制器知道换相开关控制器的实际执行换相的结果。
[n0049] 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主控制器及多个换相开关,其中,每个换相开关均包括静端及动端;第一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的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负荷电流的信息;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本方案中,换相开关控制器可以检测多个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并将负荷电流的信息发送向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的负荷电流的信息及时确定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若确定对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由于可以同时对多个换相开关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且换相开关能自由选择与连接的二个相线中的任一个进行连接,所以,在需换相的负荷过多的情况下,可以高效的对电荷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缓解了换相开关可能出现短路风险及调节负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n0050]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n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每个换相开关均包括两个静端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动端。
[n0052] 具体的,第一换相开关的静端包括:第一静端、第二静端、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所以,第一静端和进线端A相连接,第二静端和进线端B相连接,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相连后,进而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包括:第三静端、第四静端、第三动端和第四动端,第三静端和进线端B相连接,第四静端和进线端C相连接,第三动端和第四动端相连后,进而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包括:第五静端、第六静端、第五动端和第六动端,第五静端和进线端C相连接,第六静端和进线端A相连接,第五动端和第六动端相连后,进而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
[n0053]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换相开关均包括两个静端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动端,所以,可以将两个静端分别和两个接入端进行连接,两个接入端是三相中的任意两条线,实现了三个换相开关均可以在两条线之间自由切换,从而可以调节更多的负荷。
[n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负荷火线是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在每个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3。
[n0055] 需要说明的是,换相开关有接入端和出线端,负荷火线是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在每个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例如,在第一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1,在第二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2,在第三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3,所以,电流互感器1可以用于对第一负荷火线的第一电荷电流进行检测,电流互感器2可以用于对第二负荷火线的第二电荷电流进行检测,电流互感器3可以用于对第三负荷火线的第三电荷电流进行检测。
[n0056]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负荷火线是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在每个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可以对每个换相开关连接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进而,得到分别对应换相开关的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三个换相开关之间不联动。
[n0058] 由于三个换相开关之间不联动,所以,可以同时对三个换相开关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进而,可以调节更多的负荷。
[n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三个换相开关均分别由二个真空管4组成,二个真空管之间联动。
[n0060] 示例性的,针对第一换相开关中的二个真空管,二个真空管是第一真空管4-1和第二真空管4-2,第一真空管4-1与进线端A相连接,第二真空管4-2与进线端B相连接,具体的,第一真空管4-1可以位于第一静端内,通过第一静端与进线端A相连接,第二真空管4-2可以位于第二静端内,通过第二静端与进线端B相连接。
[n0061] 由于二个真空管之间联动,所以,针对每个换相开关对应的二个真空管,换相开关只能对其中一个真空管进行合闸操作,避免了同一负荷同时选中两根相线而引起短路,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
[n0062]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还包括永磁机构电磁铁5、传动杆6、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7,其中,永磁机构电磁铁5与传动杆6进行连接,传动杆6与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7进行连接;
[n0063] 当永磁机构电磁铁5运动时,永磁机构电磁铁5带动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7向一个真空管4-1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真空管4-1,被撞压的真空管4-1合闸,在真空管4-1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4-2分闸。
[n0064] 具体的,该结构还包括:进线及出线端低压瓷瓶8,油浸式换相开关注油阀9,起吊鼻10,二次线进出线端子11,换相开关安装板12,开关位置行程开关13,弹性件14,铜排15。
[n0065]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端和出线端均经进线及出线端低压瓷瓶8引入油浸式换相开关内部,换相开关内部3个永磁机构电磁铁5及6个真空管4等元件安装在换相开关安装板12上。换相开关根据指令执行动作时的顺序为:由安装在开关外部侧壁上的换相开关控制器1接收远方的主控制器2的指令,通过侧壁上安装的二次线进出端子11,传输电信号给永磁机构电磁铁5,永磁机构电磁铁5带动安装在传动杆6上的动端绝缘子及其上触头7,向原状态相反方向运动,真空管4-1在未被动端绝缘子及其上触头7撞压状态下是由弹性件14保持分闸状态的,被运动的动端绝缘子及其上触头7撞压后合闸,同时永磁机构电磁铁5动作到位并保持此状态,原状态撞压的真空管4-2处于分闸状态。
[n0066]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永磁机构电磁铁带动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向一个真空管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真空管,使得真空管合闸,在真空管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分闸,保证了同一永磁机构电磁铁控制的两个真空管不会同时合闸,有效避免了短路现象。
[n0067]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还包括:弹性件,每个真空管4均与一个弹性件14相连接,弹性件14位于靠近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7的方向。
[n0068]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真空管4是根据弹性件14保持分闸状态的,只有当永磁机构电磁铁5带动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7撞压向一个真空管4-1,进而撞压到真空管4-1上的弹性件14时,被撞击的真空管4-1才会合闸。
[n0069]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真空管根据弹性件可以保证分闸状态,进而,保证了同一永磁机构电磁铁控制的两个真空管不会同时合闸,有效避免了短路现象。
[n0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还包括:LORA模块,主控制器2通过LORA模块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1发送的三组负荷电流的信息。
[n0071] 需要说明的是,LORA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所以,LORA模块可以用于远距离无线通讯。
[n0072]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LORA模块,主控制器通过LORA模块接收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三组负荷电流的信息,实现了主控制器能够远距离接收三组负荷电流的信息,进而,可以判断是否对换相开关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若需要进行三相不平衡调节,则可以及时远程控制换相开关控制器对换相开关进行换相。
[n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还包括:进线端N;
[n0074] 三组单相的负荷分别安装在第一负荷火线和N间、第二负荷火线和N间、第三负荷火线和N间,第一负荷火线可以选择A相或B相,第二负荷火线可以选择B相或C相,第三负荷火线可以选择C相或A相。
[n0075] 具体的,由于第一负荷火线和第一换相开关的动端连接,第一换相开关和进线端A相及进线端B相连接,所以,第一负荷火线可以选择与A相或B相连接;由于第二负荷火线和第二换相开关的动端连接,第二换相开关和进线端B相及进线端C相连接,所以,第二负荷火线可以选择与B相或C相连接;由于第三负荷火线和第三换相开关的动端连接,第三换相开关和进线端相C及进线端A相连接,所以,第三负荷火线可以选择与C相或A相连接。
[n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还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1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与进线端N之间进行电压检测。
[n0077] 具体的,换相开关控制器1与三个换相开关的出线端相连接,所以,换相开关控制器1可以分别对每个换相开关进行电压检测。
[n007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相开关结构,包括:永磁机构电磁铁5、传动杆6、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7,其中,永磁机构电磁铁5与传动杆6进行连接,传动杆6与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7进行连接;
[n0079] 当永磁机构电磁铁5运动时,永磁机构电磁铁5带动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7向一个真空管4-1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真空管4-1,被撞压的真空管4-1合闸,在真空管4-1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4-2分闸。
[n008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n0081]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相开关结构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结构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结构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结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结构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n0082]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换相开关结构,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结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n0083] 再例如,附图中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结构示意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示意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结构示意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n0084]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n0085]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n0086]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换相开关结构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n0087]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8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换相开关控制器、主控制器及多个换相开关,其中,每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包括静端及动端;
第一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A相、进线端B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一负荷火线连接;第二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B相、进线端C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二负荷火线连接;第三换相开关的所述静端和进线端C相、进线端A相分别连接,所述动端和第三负荷火线连接;
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用于对通过所述换相开关的负荷火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换相开关进行多相不平衡调节。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包括两个静端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动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火线是所述换相开关的出线端,在每个所述换相开关的所述出线端分别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换相开关之间不联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换相开关均分别由二个真空管组成,二个所述真空管之间联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永磁机构电磁铁、传动杆、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其中,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与所述传动杆进行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上触头进行连接;
当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运动时,所述永磁机构电磁铁带动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向一个真空管的方向运动,并撞压到所述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合闸,在所述真空管相反方向的另一真空管分闸。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每个所述真空管均与一个所述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靠近所述开关动端绝缘子及触头的方向。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ORA模块,所述主控制器通过LORA模块接收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发送的三组所述负荷电流的信息。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线端N;
三组单相的负荷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二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三负荷火线和N间,所述第一负荷火线选择A相或B相,所述第二负荷火线选择B相或C相,所述第三负荷火线选择C相或A相。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相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相开关控制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进线端A相、所述进线端B相、所述进线端C相与所述进线端N之间进行电压检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728140B|2012-04-18|一种高压、超高压大电流断路器
CN104578117A|2015-04-29|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智能选相开关及其控制电路
CN101266894A|2008-09-17|一种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CN104362751A|2015-02-18|一种智能切换开关
CN103165342A|2013-06-19|分相式快速型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CN214337573U|2021-10-01|换相开关结构
CN104569725A|2015-04-29|一种可精确控制短路时刻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试验装置
CN201282091Y|2009-07-29|高压、超高压大电流断路器
CN201741623U|2011-02-09|户外高压智能型永磁真空开关
EP3329506B1|2021-08-25|Electrical assembly
CN207381982U|2018-05-18|一种用两个开关实现带相间闭锁功能的三相负载切换装置
CN201936800U|2011-08-17|户外高压智能型永磁真空开关
CN201414003Y|2010-02-24|分组自动投切高压电容器装置
CN107181269A|2017-09-19|一种用两个开关实现带相间闭锁功能的三相负载切换装置
CN205453109U|2016-08-10|低压两线用户调相开关装置
CN1964154A|2007-05-16|调整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
CN110048335A|2019-07-23|一种开关柜
CN211046497U|2020-07-17|一种四级换相开关
CN212323735U|2021-01-08|一种配电系统
CN102868142B|2014-12-03|一种用于短路冲击发电机运行的拓扑结构
CN209880432U|2019-12-31|隔离换向开关
CN203119459U|2013-08-07|电力变压器铁芯接地保护装置
CN214588592U|2021-11-02|一种快速灭弧室固封极柱
CN202059182U|2011-11-30|带有软启动功能的高压大功率变压器输入装置
CN209388916U|2019-09-13|一种机械互锁三相选择开关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91119.6U|CN214337573U|2020-12-01|2020-12-01|换相开关结构|CN202022891119.6U| CN214337573U|2020-12-01|2020-12-01|换相开关结构|
[返回顶部]